如何看论文
Question1:看什么样的论文?
Answer:前期为了入门,可以选择看期刊。因为期刊的论文通常比较详细。后期为了了解最新的前沿知识,可以看最新的会议。至于如何判断论文是否值得看,可以看它的引用量。
Question2:论文精读还是细读?
Answer:前期的话可以找一些中文的大概了解了解,知道这个领域的大概方法分类。
然后找很多论文(例如几十篇),大概扫一扫,给这些论文归一归类,打上标签。知道它是什么方法,怎么进行改进的。
找一些能看懂的论文详细看几篇,毕竟作者水平有高有底。对于想复现的论文或者经典论文,可以反复看。
Question3:论文必须代码才能看懂?
Answer:前期找几篇经典且有代码的论文好好看几篇,等自己了解这个领域的大概流程了,自然迎刃而解了。
Question4:看论文看什么?
Answer:
看摘要:采用的什么方法,解决了存在的什么问题?
看实验结果:用的什么数据,跟目前的state of art方法比较怎么样,实验的安排(验证自己的创新点,相关工作对比,参数设置——开源代码保证结果可以还原)
看introduction:看前人的工作,他们工作存在的什么问题,怎么引出论文采用方法的。
看团队:有些杰出的团队,做的比较好,可以经常关注。
Question5:一天看多少篇?
Anwser:如果是期刊的话,一天一篇。如果是会议的,一天两到三篇。但是若要复现或者经典的好论文,里面的公式需要自己琢磨,一般需要一周左右。
Question6:怎么找创新点?
Answer:
前期在公测数据集上提出一个完全全新的方法是比较困难的。可以在别的数据集上解决这个问题,比如说在极化SAR数据集上,用图神经网络做Few-Shot Learning,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会遇到很多问题,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,慢慢创新点就出来了,可以发二区三区论文。等知道论文的流程了,可以琢磨完全的创新点发顶刊。
在这个过程中,最重要的是围绕着一个问题展开。
项目申请书注意事项
Tips
每次命名时,加上时间+版本+自己姓名
项目成果
要说出具体名字,且名字要突出新颖。
应用方向
分段写,在**
领域,***
用***
,可以解决***
问题。
一般写3~5个,每个5~10行
专利书写注意事项
- 一般法律状态为公开的专利都可以引用,不管专利的状态是实申中还是有权。
- 只有在说明书才可以引用图,所有图均放在说明书附图中,并且均为黑白的
ICGIP 论文结构框架
0.摘要
1.介绍
是引言,在英文文献中一般是文章的第一部分,介绍研究背景、意义,该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、目前的水平等,引出下文.
一般可分为两段:
- 第一段:第一句话说明是什么,第二句话说明常用算法,接下来介绍已有的方法。
- 第二段:首先阐述已有方法的缺点,接着说本文是如何解决这个缺点的。最后,一句话说明结果怎么样。
已有方法部分引用4篇左右的深度学习方面的论文。并进行总结,找到本文的改进部分。
2.深度学习简介
2.1 CNN结构
2.2 GRU结构
控制字数在0.7页
3.模型的搭建
3.1 数据预处理
将公式换成普通的话进行阐述
3.2 CNN+GRU+FC结构
3.3 多尺度、多通道
3.4 一维卷积网络
3.5 整体框架
给出相应的图,注意图可以是彩色的
4. 算法结果
4.1 数据介绍
4.2 实验结果
4.3 相关工作对比
将CLDNN网络、CNN+FC网络、GRU+FC网络与本文结果对比,放到一张图上,形成4条曲线。(这里采用表格的形式进行相关对比)
5. 结论
一段话进行概括
6. 参考文献
大概是15页篇幅,占0.5页。
Related Work部分一般不用在会议文章中出现,一般只出现在期刊上,主要阐述已有的工作方法。
本科论文
独创-创新声明 查重通过 10%
日期等到最后填
授权说明 导师签字日期要比本人日期后
摘要:三段式,长度到后半页
第一段 第一句,研究背景,第二句研究动机与目的,第三句,所做工作
第二段具体介绍各个工作与取得的结果 意义
本文主要工作:1)2)…概述方法,写上效果 (三个创新点 体现工作量)
关键词:搜得到的 不是随便编的
abstruct 自己改改
绪论:
各种概述
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5-25篇参考文献(不成文规定 30%-50%文献是近三年的)
注意:
论文合理布局,不要大量空白
论文中公式均为斜体(如果是变量的话)
论文中的图,用实线和虚线,不要用不同颜色的说明
论文中的图横纵坐标注意字体大小,不要太小,也不要超过图标题的大小。
每一个二级标题至少占大半页。
论文中图的符号与论文中的符号一致,例如斜体都斜体